Wid.2434955
作者 : 鱼干
-
分级 大众 无倾向
原型 ch 瓷 , 苏
标签 瓷苏
文集 【瓷苏】长长久久
-
103
2
2022-7-20 20:57
第二章
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要尽快出兵中国东北参与对日战争,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必须迫使中国在同意雅尔塔协定的基础上签订条约。
经过三个月的磋商,国民政府比想象中的要硬一点,苏决定在条约签订前先一步出兵支援东北,向国民政府施压。
伪满洲的东北抗联战士热情高涨,和苏联红军一起迎敌,在莫斯科进行磋商的国民政府代表低头,同意签订了中国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莫斯科签订条约的同时,苏在中国的国上第一次见到了中国的意识体。
和想象中一样留着参差不齐的短发,一双黑色的眼睛里满溢着怒火,既不是穿着军装也不是短褐,穿着一身打着补丁的长衫上面还有孩子们的泥手印,提着中医的工具箱“苏维埃先生,我是来和您签订条约的中华民国。”
字体中规中矩中,但能看出强行克制的大气磅礴,瓷放下笔直勾勾的看着苏“我还要去照顾孤儿院的孩子们,给伤员治病,恕不奉陪。”
“你选的哪一方?”苏还握着自己的莫辛纳甘,战争的局势已经明朗了,接下来将会是不见血的意识形态斗争,最好的结局是中国分裂红蓝对立。
“您可以先关注自己国内的战后重建,苏维埃……同志?”瓷克制住自己阴阳怪气的冲动,国内的党争与别国无关。
瓷在中国各地试图建设孤儿院,从战场上抢救伤员,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以人为本,中国必定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赤诚的血液和爱国者的激情在回荡,瓷签下条约后,做下决定到苏区当军医。
苏联承诺不向中共提供任何帮着,并且为国民党方面提供武器援助,日本迫于美苏压力和无望的中国战场,在中苏的条约签订第二天就宣布投降。
体制变革中选错路会导致数年的失忆状态,对于国家意识体来说不异于两次死亡,瓷蹲在勾心斗角的政党斗争的外围救助孤儿和伤残士兵,在看着他们一个个上战场。
活了这么多年,拼一把也好,还是要选一个会让底层民众学习知识,真的以人为本的政党,又不是没死过。
苏联强行夺取中国的主权,并且承诺不会帮助中共,国民党军力是中共的三倍多,并且因为日本向国民政府投降的原因名声大涨,瓷还是选择去八路军当军医。
如果没有签这个不平等条约,我会喜欢那个人眼睛里的革命焰火,炙热的信念。
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后,瓷作为军医随军,穿起了灰扑扑的军装,一路上救治伤员和战俘,最后因吃苦耐劳的精神被推荐入党。
真是新奇,瓷在铁皮订成的党徽下宣誓,不温不火的血液开始沸腾,瓷喜欢奇迹,而在一个合格的政府的领导下,每一个孩子都会是奇迹。
瓷隐瞒身份,隐瞒的很好,从军医干到团级政委,直到解放战争胜利,才捏着党徽步入阳光下自行化为灰烬,重生在开会的开国领袖面前“您给我取好新的名字了吗。”
新中国在阳光下醒来。
苏联代表团访问了中国,苏刚刚从前两年的饥荒中缓过神来,痛苦万分的乌克兰拒绝陪同代表团访华,带着苏俄和白俄两人观礼,新生的古老国家带着蓬勃的生命力,苏拿着珍惜的彩色摄像机拍下这个无法复刻的伟大日子。
瓷跟着总理一起迎接苏联的代表团,重生和欣欣向荣的国家让瓷的状态变好,可怖的伤疤变成浅浅的伤痕,和苏握手时又变得像一个文人了。
“好久不见,同志,四年未见,您依旧充满了革命热情。我本来应该随刘少奇同志去苏联拜访。”瓷上前一步与苏对等交涉,先握手后拥抱“感谢您对我的认可,在革命上您先行一步,辰兄。”
“同志之间本来就应当互相帮助。”苏不自在的撵了撵手,在称呼上犹豫许久“为什么要叫我老大哥……小同志。”(同龄人只有情侣才会叫哥哥、老师,这个称呼和诡异)
竟然翻译的这么,通俗,瓷还是微笑的说“您是社会主义道路的引路人,我通过您看见前路,正在顺着您的脚步走,在今天看来,您就是我们的‘远方’,是我们整个阵营的老大哥。”
苏喜欢闪亮亮的东西,喜欢钢铁的意志和灿烂的信念,朝气蓬勃的瓷叫自己老大哥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等大典结束后,我们去拍点照片吧,今天是你的大日子。”
不用怀疑苏的审美,新中国本就美丽,充满艺术情操的苏更是知道从哪个方位可以拍清楚人们眼里的光和希望。
瓷带着苏参观了北京破旧又欢乐的样子,介绍刚被破除解救了妇女,正在改造的夜总会和妓院,钻进大大小小的胡同,在路边喝了一碗馄饨,最后绕回天安门,给苏介绍刚刚奠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苏维埃同志,愿中苏友谊长存。”
苏捏着拍完了胶片的相机,新生的中国带着冉冉活力,四处都美的惊人,中国意识体眼里有光,坚定的燃着火焰,苏有些口干舌燥”愿中苏友谊长存。”
多年未动的心绪突然动了,瓷在和苏建交的第二天收到了照片,挡在中间的条约如鲠在喉,为了中国的未来和共产国际,《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必须是真正的结盟条约。
从建交开始讨论到次年二月,中国寸步不让,在美欧的外部压力对国际共运的考量下,中苏重新签订了真正代表结盟、平等互助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苏认认真真的把在东北签订的条约拿出来,和瓷递过来的原稿一起核对封号,把新的条约盖在上面重新签字“我会依照惯例向你提供援助的,小同志。”
即使知道苏有所图谋,可雪中送炭的贸易和低息贷款太让人心折,明晃晃的想要第十六个加盟国的野心就摆在面前,瓷的脑子突然就被眼前的人冲击糊了,所有不合理的东西都被抛开,随着最后的隔阂拨开,厚重的滤镜开始影响思维,他是个奇迹,瓷喜欢奇迹和闪亮的信仰。
中国人的表达是温和又含蓄的,颤抖的手开始在本子上写下千回百转,引经据典的爱语,八千年的文化底蕴在倾述爱语的时候开始不自信,缠绵悱恻腻味,大气磅礴像是友人寒暄,最后绵绵情思写在援助体会里,感谢第一批47个项目,借着描述毫无保留的专家和学生的热情劳动,委婉的表达关心和爱意。
从有意识起就拿着武器战斗,和人民一起劳动的苏写着文件都还能回想起瓷签字时亮起来,闪着光的眼睛,心跳加速的难以入眠,亲自带队抓了几个混入莫斯科的间谍,心脏问题都还没得到解决。
迫不及待的打开瓷的信件,中文原稿沉稳又大气,苏翻来覆去的看着难以理解的中文想象着瓷拿着信件,通过笔墨触碰到笔尖,心脏又开始不规则的跳动,才拿起旁边的翻译稿,看着瓷特意写信感激自己,赞美双方的友谊。心脏的跳动开始平复了,苏翻来覆去看,想要看见点别的东西。
本来就是例行问候,苏放下翻着字典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抠出来的翻译,完全不成句,才缓过神发现自己浪费太多时间了,心脏还在砰砰直跳,苏准备去洗手间洗脸冷静一点,抬起头,镜子里的自己烦躁的皱着眉,面色微红,心跳声架在耳膜外,苏突然明白了自己的心意。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