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 少年 同性(男)
原型 崩坏 星穹铁道 砂金 , 真理医生 , 翡翠 , 托帕
标签 #砂金 , #真理医生 , #翡翠 , #理砂 , #崩坏星穹铁道
状态 连载中
文集 崩坏星穹铁道
刚开始注意到那个账号,是因为在庇尔波因特最大的知识分享网站上,那个账号在某条天灾相关的帖子下面发了一条洋洋洒洒千余字,有图有文的回复。
砂金承认,他当时正在学习。专注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劳动就会获得收获,同时也可能深陷问题的泥潭,进而毫无所得。如何辨析学习之路的旷野中是否存在问题的沼泽,这是一个问题。
砂金不打算跟问题玩套娃,他已经被很好地教训过了——有一次翡翠走进这个专门为他准备的学习室,看见砂金,她本来在说点套近乎的开场白的,但是她迟疑了一下,吸了吸鼻子,然后问他是否考虑公共用水事业委员会的职位。
“有多位同事向我举报你身上的气味,所以我来看看。美丽的宝石不应该……有考虑过去庇尔波因特的公共用水事业委员会的职位吗?”
他当时怎么做的?立刻拉开椅子道歉,然后冲进浴室。翡翠建议他休息一下,他照单全收。他整整在床上睡了十个系统时,醒来后头晕目眩,仿佛刚被忆庭搅动了脑子。
老天,事后回想起来,他为什么要在椅子上浪费自己的时间呢?翡翠对他吸取了“休息”这个教训很满意,她给他分享了一个知识分享网站。
“孩子,偶尔上网冲浪,我不会阻拦你。何不看点有意思的东西呢?”
他接受了。或许一切因此而起,或许这又是一场赌博,谁知道呢?翡翠对他的态度很满意,临走前,她嘱咐道:“收拾干净,明天我要带你去见你的顾问。”
他说:“好的,女士。”
最开始的那个帖子,砂金记忆犹新,因为内容是针对市场开发部干的一些好事,当然,公司内部早已把“好事”修饰成了一切可以被广泛接受的词语,例如,但不一定是“地磁暴/地震/火山喷发”。
为了“修饰”,就需要人手。开帖人砂金见过,是公司广告业务分支下某个MCN的负责人,最低级的那一种,每天在公共网络上发点《震惊!十大不可思议的自然灾害,看看他们是否发生在你的家乡》、《几种常见的仙舟都有什么症状?查查你自己》的废纸来填充内容,走低端流量,这篇帖子也不例外,摘录了一些公司公开网站的百科内容,用人工智能生成了大段废话。
这些帖子是全人类闲暇时的呓语,是精神排泄的答辩,本来不会引起公司高层P46的注意,但是有一点不同。
它提到了茨冈尼亚。
已经差不多被人忘记了,被人毁坏了,被人改造了,被人安葬过了的茨冈尼亚。
帖子里描述了各类天灾的受难地,他的故乡茨冈尼亚赫然位列其中——多么可怖的事迹,自文明诞生以来,自文明互相探索互相沟通以来,从未发生过如此惨烈的大屠杀——通常以此类文字开头的文章,帖子归因于什么不重要,或许是地磁暴,或许是流沙带来的恶劣生存环境,总归不会有公司的身影出场。
砂金只看评论。
下面的评论要么是骂卡提卡人的,这当然是政治正确;要么是骂埃维金人的,这当然也是政治正确。第三种论断通常对两方都毫无关心,因为茨冈尼亚对外贸易额度少得可怜,压根没有足以令人捶胸顿足,肝肠寸断的成分存在。
或许在某些贸易星球眼里,现对外封闭的雅利洛Ⅰ至Ⅵ及其伴星所出产的矿石断供,都比茨冈尼亚上两个由不同命名法命名的种族互相屠杀的事件更能吸引他们的注视。
砂金本打算熟练地把这个帖子拖进【不想再看】标签,自从学会在网上找点乐子以来,翡翠给他的账号里就有这么一个标签库。
他上网的第一件事就是急切地搜索埃维金人的历史,接着是茨冈尼亚的地理,然后很快用上了翡翠的标签分类:不想再看,建议举报,垃圾一堆,尚可接受,精华之作。
目前“精华之作”的数量是0,而“垃圾一堆”遥遥领先。
他顺便再点点举报。他知道举报没用,但他还是想再点点,因为他是一个爱干净的人,而且话说回来,虽然他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尚且无能为力,但是网络上的内容筛选他总能自己做主,不是吗?
这次他点完举报,鬼使神差地再看了一眼帖子。
这篇帖子有人回复时留下了一个链接,并写了一段很严肃简短的话斥责这个帖子的发布者不该用这种事娱乐。它很快获得了一个踩。
稀客啊,他想,在这么一堆垃圾里还能如此严肃地回复。
他点了进去,看见了一篇接近一万字的小论文:从卡提卡人对埃维金人有意识地骚扰和阻挠其正常生产和生活活动开始论述。他本打算看完开头就收手,但有件事让他改变了主意:每一条作者都细心地贴上了时间和地点还有用来佐证索引的新闻照片。
简直就像是特意为他准备的。
砂金确信自己之前从未看过这篇论文。翡翠在给他接入网络后,除了对他进行通识教育,还给他分享了公司的博识学会的论文资料库。不过她当时说这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用处,用她给的那些书足够了,因为“有些学者并不是很乐意写这些东西”。
他首先想到翡翠,想知道是不是她故意投放的,但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去问她,而且他隐隐感觉到这点:过分地对自己的故乡表达关心对他和翡翠来说不是一件好事,搞不好那女人会因此小小诈他一笔,他不想这样。
他打开了论文资料库,输入标题。
结果显示为空。
他打开了公司内网,输入论文标题。
结果显示为空。
他打开了某个博识学会私下分享论文的公开论坛,输入论文标题。
这次结果不显示为空了,但也没有任何关系——没有任何关系的意思是说,这篇论文里提到的引用全跳出来了,就是没有这篇小小的文章,没有它本身。
砂金轻轻啧了一声。
事情开始有意思了,如果这是个赌局,那么它至少是无害的。或者害处他暂时还看不出来,但这并不妨碍他欣然前往。
他手指一动,一张带着粗犷风格,光影有些混乱的二维棕色照片从其中一个链接里跳了出来。
这是第五张,第五张照片比较古老,只有平面影像,拍到了该拍的内容,配上文字就算完成,全无叙事性。例如:“两个埃维金人正在打水”,画面便是水、罐子、人,人如同土木砂石,毫无表情,眼神暗淡呆滞,而且并不在打水。
图片有附录文字,文字向砂金介绍道:左边的正面朝向镜头的人是他的同族。
砂金努力辨认图像中的埃维金人是否拥有三重眼的眼眸,但是徒劳无功,强烈的阳光让被拍摄者的眼窝像两个黑洞,只能看到一点生命的微光闪烁其中。
下面的文字似乎是找不到索引内容而胡诌的文字,引用来自于一篇对埃维金人的氏族构成的综述,在砂金看来,即便音译,也全是错漏:一会儿他们被描述成母系氏族,由舅舅掌权,成年男孩会被逐出缺乏水源的领地;另一篇里,他们则被描述成由单一父亲性质领袖带领的氏族,锐意进取,每天在黄沙里带来各类货物,他们的女人精通分拣打包,丈夫不在时就呆在领地里……
砂金关掉这篇被人硬引用出来的垃圾,设置成“不想再看”。
回到论文,他一条条点开这篇论文中的各类索引,其中有些照片他全然没有见过,另一些里面的景色他却很熟悉(“大篷车——茨冈尼亚人的搬迁工具”,论文作者生动地阐述了一幅只存在于自己幻想中的搬迁场景,砂金认为他参考的应该是赫斯莫尔第二上壮观的河马迁徙和莫格-莫德大草原星球上某种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性),有的他只从父亲、母亲、姐姐的口中听说过。
砂金叹了口气。
照片随着他点击的顺序逐渐变得更新,更拥有高超的拍摄技术。第六到第九张照片还是棕色的,靠深浅来区分物体轮廓和光影,就像某种最原始的黑白照片一样。砂金猜测这是因为拍摄者携带的设备在茨冈尼亚表面不能获取到能被识别的有效光。
第十张照片开始,轮廓变得逐渐清晰。拍摄者们修正了设备,远处仿佛模糊一团的人形也逐渐拥有了形体——那是一些低矮消瘦的沙丘,进去的人很容易迷路到活活脱水而死。
图片旁边的文字生动地描述了他们在此地发现的一副干尸,尸体背靠沙丘,席地而坐,身上还缠着破损的布料。砂金很想看看他们还能说点什么,但是这篇论文只是一篇综述,他们没有对尸体的实际死因和其后代表的意义进行更广阔范围的梦想。
点开最后一张图片时,砂金又叹了口气。
他们用上航拍技术了。
第十二张是一片大地的俯瞰图,上面有三四个小小的水洼。而且这张照片是彩色的,从照片上能看见底色金黄的土地上正在冒出细如牛毛的绿色痕迹。有一个水洼旁边,一群人已经在搭设营地,营地的功能区已经划分完成。其中一部分人在取下大篷车上的物资,在几百米的高空中,他们都细如毛发,不辨面目。
这张照片给他带来了全新的感觉。在加入公司、注射联觉信标之前,他本来也没想过可以通过天空的视角俯瞰自己生活的大地,毕竟在一个行动只能使用大篷车的时代,要相信黑色铁鸟里装着几百号人也太考验他了。老天,他当时毕竟只有十四岁啊。
但接着,他感到一阵深入骨髓的恐惧。
如果……
如果公司早已注视此地,那拍下照片的又会是什么人呢?
这个答案注定是无解的,他又试了试,还是找不到这篇论文,它要么是新写的,要么是合成的。也试过引用和反向搜索来撞库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但也没有满意的结果。他仅仅思考了半分钟,就在那条回复下面留言了。
“你好,我对这篇文章很感兴趣,可以详谈吗?”
Powered by kum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