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迁新居】全站开放中
注册 / 登录
支持我们
浏览分区作品
原创 二创
登录
注册
Wid.5911985
1958~1976 23.5°N Eastside(十七)

发起者 : ハク

前往作者新站主页

类型 常规 , 近代

分级 少年 同性(男)

标签 闽台 , 闽湾 , 省拟

状态 连载中

文集 23.5°N Eastside

822 6 2022-11-26 22:41
导读
读者须知,请认真阅读此声明并在底部勾选“同意”。
本篇文章为半架空省级行政区拟人,有历史内容包含在内,含有个人观点见解,故事仅供参考,以正史为准。
设定为原创,和现实原型无直接关系,也与其他任何作品没有关联,ky快滚不送。
过激碍国人士、小粉红勿入。
闽台(福建x台湾,何琉之x林翊青),雷者勿入。
文章情节及构思皆为原创,作者带嘤的啸子美丽卡&ハク【排名不分先后】拥有唯一著作权。
所有解释权归作者所有。
⚠️R18描写有,请谨慎观看。如有不适,请立即退出或到评论区寻求帮助。
已确认关系设定。
○我同意本声明所有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我本人不是搞农业的行家,不过几位大哥,这……这些是不是有点儿不现实……”
徐则淮看着宣传画上比山还高的玉米,读着旁边写的大字“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一言难尽地问旁边画这画的几个人。
“这是中央的命令……”他们互相看一眼。
“行吧。”

张侵云凭着交通便利的条件,一路北上,问了个遍。
“有点悬,不过中央的命令还是要干。”这是鲁毅山的回答。
朴林和叶赫那拉·格勒表示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干。
“想法挺棒,但我们三江平原做起来还是有难度的。”江遥咂咂嘴,“你快回去吧,东北太冷了你受不了,而且就怕你回去都吃不到自家的饭了。”
什么?吃不上饭?张侵云觉得更离谱了。直到他回到浦西,刚落地就被黄渠雍拉了去。侵云还没来得及为黄渠雍远道而来表示东道主的欢迎,她就用流利的普通话略带些无奈地说开了:
“很多地方大炼钢铁,人们家里的铁锅都叫收了去炼钢……一起劳动,吃大锅饭。我这边还好,来和你说一下大家的情况;所有人都聚到浦西,也没商量出什么……”

“不、不干活了?”
张侵云听完所有人七嘴八舌的发言,扯了下嘴角。
“都吃一样的饭,傻子才拼命干。干活的时候瞧不到个人,吃饭的时候可没有晚点的。我这边这样的平原,肥田也不能这样个荒废法儿,你问问东南丘陵里那几位,都怎么样了?”杨祯冷笑着,还作势敲敲桌子。
李慬翻个白眼作为回应。
何琉之摇头:“本来农业就不优秀,这样的政策还有人干活?”
“学集体农庄也不是这么搞的。”江右补充。
气压越来越低。
张侵云打圆场:“那个……我们……勿谈国事?要是叫别人无意听了去,这事就不好办了。”

“日子过得好不好,普通人心里最清楚吧,搞精神胜利有什么意思……”
又有人说到,大家貌似没有在意侵云最后的一句话。



“爷爷,这个石膏像放在这里占地方,您为什么不丢掉啊?”
“呸,呸,呸,小孩子家胡说八道。这是毛主席的像,要搁以前啊,可是犯了大错!”
年幼的小孙子望着爷爷。
“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一个老头,买了个毛主席的半身石膏像,太大了,不好拿,于是用绳子拴着像的脖子背着。这还没到家呢,被派出所逮着了,你猜怎么?说他反对主席!他说:‘这是俺儿叫俺买的,俺都不认的他,怎么反对?’……”
小孙子打断爷爷讲的故事,笑了起来:“爷爷又编笑话啦!”
爷爷微笑着摸摸小孙子的脑袋:“不是编的,就在爷爷临庄。”



对岸的事情与林翊青无关,炮战已经逐渐缓和,美国的那几位来的越来越少了,他也算是有几天轻松的日子了。
林翊青不是很在意这种东西,前一段时间他被迫在意这些,现在不用多想了那当然是好的。
KMT成天坐在总统府前看报纸。他知道自己已经没办法改变大环境了,林翊青也知道,他甚至有点幸灾乐祸的情绪;他不喜欢KMT,甚至可以说是讨厌。
不过戒严还在继续,他不能说什么。

一切过去或缓和之后,还是要生活,每个人表面上好像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往往最大的变化都是在细节中慢慢被习惯,然后在不知不觉中留下种子。

认同感。

这是台湾人最缺少的东西,常常有人问:为什么同样被日本殖民过,台湾和韩国对日本的看法却会完全相反呢?
因为韩国人对自己的民族有认同感,台湾人没有。
从渡台禁令到对日割台,林翊青不像是一个平常的省份,某种意义上他一直没有摆脱不平等这件事。
而在日治中后期的皇民化运动,虽然只是名义上的平等,但是在这样的同化中,日本的文化反而让台湾产生了认同感,其实这是很可悲的事情,不过这是事实。
228事件没有抹掉这一切,反而让其变本加厉的继续着。

虽然这几十年林翊青活的像个虐文女主,但是他已经越来越可以在讨论对岸时轻松的说出“和我有什么关系”这样的话了。
很多人早就有了各种看法,但是在戒严时期无法表达,但是这段时间一过,那将是怎样的场景?对于KMT的愤怒、对于大陆的怨气和对于美日的复杂情绪。

无法控制。



文革十年带来的创伤还没有恢复。何琉之一回忆起这段时间就会摇摇头。
期间他被一群年轻的红卫兵带走加入他们,琉之争不过,红卫兵还很奇怪为什么这个查不清身世,而且不是地主富农,一定是贫下中农的年轻人为什么不想加入红卫兵——毕竟他们可都是抢着要加入。

于是每次红卫兵们砸神像,烧庙宇时琉之总是不参加,顶多站在旁边看。
毕竟他自己的那艘小红船都差点儿叫拿走充公了。“不怪他们。”何琉之说,“而且它现在好好的,没有事。”

有一次,一座小山上有个土地庙,木质的庙很小,但很坚固,栏杆上的彩绘虽然部分褪色但依然精美。
当红卫兵叫嚷封建迷信,着要烧毁它时,何琉之唯一一次去找了为首的队长。“它有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了,又在山上,不值一提,我们放过它吧。”琉之这样劝。
“你?亲眼看到它一百年了?”
“我……”
他没说下去,反正说了也没人信。

何琉之咬着牙,站在山脚看这么宝贵的文化被销毁,火光冲天,多少年的文明成果被付之一炬。空气被烧的有些燥热,热风将何琉之的头发吹向西方,橙红色的火焰映出了他眼中的不甘——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不过希望这是最后一次。
好在何琉之不是硬杠的人,当然,他一个小小何琉之也没什么能力阻止这一切的发生。他能做的只有反复给自己洗脑:总会过去的,总会过去的。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他和林翊青许久未见了,一来是政治局势,二来是已经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彼此了。
何琉之会想起翊青很小的时候会坐在自己的腿上——因为这样才能够得着桌子,学习写字看书之类的。还记得他特别喜欢甜的东西,琉之会提醒他小心蛀牙,翊青则小声的说自己会注意的。
这些貌似都是一些微不足道小事,但是希望其发生在现在却又是一种奢求。

其实他俩相处的时间对比其他人来说是极短的,而且绝大多数的部分翊青都是在一个对感情懵懂的阶段,很可惜。

什么是“离别”?
很久很久以前,小小的林翊青曾经这么问过他,那时候他俩刚刚认识几年。
就是分开了。
何琉之抿了口茶,笑着回答他。
那你我会离别吗?
小孩又这样问他。

你总有一天是要长大的。
小孩听到后拽着何琉之的袖口,低着头说:不想你离别我。
何琉之愣了一下,还是笑着纠正了他的语法。

在大部分的人眼里,林翊青像是随处可见的野草,不会让人产生太大的情绪变化,此时何琉之却突然产生了一种希望可以快点让林翊青回到自己身边的强烈情绪。
战争也好……一种奇怪的占有欲和控制欲慢慢生出。

收藏
文澜德Wland2.4.0 beta

Powered by kumame

hellowland.lofter.com

我们需要你的支持!
帮助中心
服务条款
公告栏
创作辅助工具
浏览器推荐
Keep Writing,Keep Thi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