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d.6737017
-
分级 大众 同性(男)
原型 原神 艾尔海森 , 卡维
标签 原神海维 , 知妙
状态 连载中
-
270
2
2024-11-6 13:03
- 导读
- 无逻辑、无细节,剧情跨度比较大的大纲故事
前提:
室罗婆耽学院普通导师海x刹诃伐罗学院天才之星卡
年差约十岁,全文时间跨度约十年,对应游戏里主线完结到慧业庆典活动这之间的时间线。
想看海和另一个卡之间会碰撞出什么火花+由继父母亲为他解开心结的卡,于是就有了这么一篇。内含我对海卡以及卡维家庭关系的个人理解。
本文的海卡无cp关系,海和原世界的卡才是cp。本文的卡在海眼里更像是“原卡的外貌、性格、经历+梅赫拉克的人际关系定位”。
都是无元素力神之眼的普通人。
无细节逻辑的大纲流,想讲的故事其实已经讲完了,海的戏份更多是在细节里。后续会以一个海哥视角的he向part来收尾。
一、错位
艾尔海森穿越到一个他是知论派导师,而卡维仍是妙论派学生的时空。
两人同住的屋子是教令院分配给艾尔海森的私人财产,与卡维无关。艾尔海森一开始想尽各种办法回到原来的时空,却都无果。
他慢慢接受了自己穿越时空的事实。
初开始艾尔海森有些不习惯没有卡维的日子,偶然间在同事面前喊出卡维的名字,被好奇的同事告知卡维是刹诃伐罗学院有名的天才学生,天分很高,性格却有些孤僻……
艾尔海森突然明白这个时空里两人没有交集也不会再有交集。
每天醒来,锻炼,独自吃完早饭,出门上班,做研究,写教案,讲课,下班,锻炼,收拾屋子,吃晚饭,看书,沐浴,睡觉。无论是过去,亦或是现在,艾尔海森的日常总是规律得过分枯燥。如今没有另一个人的介入后显得更加乏味。
艾尔海森不会在早上醒来时看见书桌边趴着一个睡得正香的醉鬼,也不会看到经常丢得到处都是的画图的纸笔,屋子里不会再出现各种奇怪但美型的摆件……他可以在每个夜晚安心地睡一个无人打扰的美觉,屋里一切都按照他的审美和习惯来布置……过分的整齐、干净、严谨,正如当下艾尔海森这个人——看起来没有一丝人情味。
二、独翼的天堂鸟无法获得幸福
教令院有许多天才,最不缺的也是天才,然而也总有那么几个是天才里的天才。卡维就是其中之一。他一直是众人或羡慕、或爱慕、或妒恨的对象。人们为他的天赋感慨,被他的才能折服,因他美丽的皮囊而暗自倾慕……却无人愿接近卡维的内心,理解他的想法——因为他是天才。
而天才总是孤独。
有位家庭在教令院和须弥城颇有权势、本人在院内也有一定影响力的同学主动以知己的身份与卡维结交。
对方声称自己能够理解卡维,与卡维有着同样的理想,二人都有因想法与众不同而不为众人理解的苦恼……卡维对他相见恨晚。对方随即邀请卡维加入自己的课题组。虽然那只是个简单的短期课题,但卡维仍为其付出了大量心血,尽求做到完美。
课题快结束,卡维偶然听到那人与别人聊天,得知对方接近卡维别有目的:那人课题的研究范围太超前,而他又在其他人面前夸下海口。课题做到一半无法进行,听别人说若是卡维加入或许可以解决他的难题。于是他便找借口与卡维结交,邀请卡维加入他的课题。之后课题得以顺利进行。
若只是如此,卡维未必会将这事放在心上,他会以若无其事的态度,将这事烂在心里,直到忘记。他已经习惯通过奉献和忍让来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特别”。
然而,之后对方一边贬低他的成果、漠视他的努力却妄图彻底占有他的作品时的反差和占得便宜时的沾沾自喜使得卡维无法忍受。他冲动地站出来,决定与对方断绝关系,并坚决退出了课题组。
那个课题因卡维的退出而以失败告终。
事后对方的自尊心遭到冒犯。添油加醋地,把事情颠倒黑白为:卡维性高气傲、一意孤行、随心所欲,因他瞧不起普通人而坚决退出课题组的行为,导致课题进度被打乱,所以他的课题才会失败。对方故意歪曲事实,抹黑卡维并对此大肆宣扬。
无人向卡维问求事情的真相,卡维也不愿向外人辩解自证,他坚信自己没有任何错误。然而从那以后,愿意真心且主动接近卡维的人更少了。
这一切卡维没有告诉母亲。母亲正为了即将而来的婚礼作准备。
母亲和继父曾多次劝说他与她们一同去往枫丹,他可以继续在枫丹科学院学习研究。纠结再三,卡维仍然选择拒绝。因生父曾经的遭遇,他自认是不配获得幸福的罪人,去了说不定还会在某天不小心破坏母亲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
母亲远嫁后的卡维疯了似的学习、研究。他依旧独来独往,只是更加沉默低落。那些落在他身上的流言蜚语也慢慢沉寂下去,他又成了瞩目又孤独的刹诃伐罗之光。
艾尔海森冷眼旁观这一切。这个世界的卡维与他终究只是陌生人,而卡维所经受的一切是他的人生必然要承受的一部分。艾尔海森既没有权力、也没有立场去干涉这个世界卡维的人生。
三、回到终点
两人某天在智慧宫初遇,彼时正值卡维在教令院学习的最后一年。
艾尔海森一向习惯闲时在智慧宫内一处固定地点看书。
那天,穿着教令院服饰的学生卡维抱着几本书,压低声音询问艾尔海森对面是否有人。在得到否定回答后,他在艾尔海森对面坐下,专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在艾尔海森的记忆里,这里是他和卡维学生时代常坐的位置,在过去那个时空,他们在这里相识、相知、决裂。在独属于他与卡维的那些时光里,他们或探讨某个奇怪文字的发音,或争论某个建筑流派的起源,或因一件生活小事背后的理论争论不休,如此种种总是在这里上演。
然而在这个世界,穿着制服、面容青涩的卡维并未对高大成熟、稳重理智的艾尔海森有过多反应。或许是因为陌生,或许是因为卡维在这里感到安心,使得他不介稍微显露一点性格里的冷漠疏离。
窗外的光柔和地照在相对的二人身上,两道身影一明一暗。他们默契地保持安静,互不打扰。
有时艾尔海森放下书本,看向对面低头专心学习之人时会有些恍惚:两位天才少年与两位功成名就的成年人所在的时空相融合,在众多相似而时间线不同的场景里,他成了成年人,而对方却是少年人。
或许是在这个世界待得太久,在曾经的时空发生的一切像一场不算好却也不讨厌的梦。
后来的一切十分平淡。
卡维度过被暗中排挤的学生时光后,顺利从教令院毕业。社会既能埋没一个人所有的才能,也能展现一个人所有的才能。他学生时代“刹诃伐罗之光”的名声早已远扬,毕业之后自然不愁生计。
一开始,他接手了许多那些心高气傲的“天才艺术家”们不愿接手的小型项目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后来他又承接下好几个知名项目并圆满完成。他不介意甲方贫穷或富有,对待项目如一认真……同时,他还暗中资助了一位同样天才却家境窘迫的教令院学生。
卡维一时在须弥出尽风头。人人都知道有位天才建筑师,长得好看,心肠也好。人们传播他的事迹,宣扬他的美名,几乎将他捧上神坛。尽管卡维本人从不在乎这些无意义的称赞。
这一切非常符合艾尔海森对这个时空的卡维的想象。如果可以,他也希望一切就这样继续下去。卡维是名声显赫的大建筑师,名利双收,有着美好的未来。而他依旧做一个普普通通,生活平静的教令院导师。
意外总是来得突然。
一个卡维曾经负责的大型项目出现严重问题,有工人站出来指责这是因身为项目负责人的卡维采购的低质材料导致。这时也有其他一些和卡维对接过的材料商说,卡维向他们采购材料时拼命压价,他们迫不得已只能提供劣质产品……由此又产生了许多对卡维的莫须有的质疑与抹黑。
被捧得太高,摔下来时免不了粉身碎骨。一时间,卡维成了人人不待见的存在,他的善良与细心被批为伪善,他负责项目亲力亲为的行为被说是作秀。有不少曾受过他帮助的人想要为他发声,但都被淹没在恶意的浪潮里。
风波的一开始,几个项目未正式开工的甲方找到他,说要解除合约。后来,有个进行到一半的项目的甲方说想要更换负责人。
再后来,那些人对他批判的点从职业精神,变为了能力与水平。然后冒出许多人说卡维的作品都是被捧出来的,其设计空有绚丽的表象,完全没有实用性。这时的舆论又从对卡维的批判变为了对实用性与观赏性的争辩……艺术无用论成了社会主流。
卡维和化城郭的某位巡林官是旧识,那段时间他不得不逃离须弥城,待在化城郭等待风波过去。
化城郭远离城都,众巡林官信赖领导他们的提纳里,也和卡维有过交际,不相信他是外界传言里的那种人,所以他们对待卡维一如往常的友善。
那里的生活平静、闲适、安心,卡维几乎要忘掉曾经在须弥城发生的一切,巡林官们也从不与他提起他曾受的中伤和须弥城内因他而起的风波。
几个月后的某天,艾尔海森到化城郭,找到卡维,用冷淡的语气说:自己是卡维作品的爱好者,想要卡维为他设计室内装潢并进行装修;没什么特别要求,顺着卡维自己的审美就好;如果没有住处或者有其他难处,卡维可以暂时借住在他家;卡维有其他需求可以提出来,能满足他都会满足……
对方的报酬十分丰厚,理由……除去对方冷淡的表情外听起来也还算合理。一开始卡维有些戒备,后来在艾尔海森的坚持下,他接受了艾尔海森的请求。
于是卡维入住艾尔海森家,悄无声息地再次回到须弥城。
那时,当初那场关于他的风波已经落下许多,他从万众瞩目到众人唾弃再到如今无人在意。
四、理性之死
与卡维想象的,随便给他一个小房间凑合不同,艾尔海森给他安排的房间虽然像是新收拾出来的储物间,但宽阔舒适,并且靠近阳光最好的一边,该有的生活用品几乎一应俱全。
邀请对方来自己家为屋子设计装修,且几乎没有特定要求,全看设计师想法这种事本应是十分敏感且暧昧。包括卡维刚受到艾尔海森邀请时,看着这位年长自己许多,成熟理智的教令院导师,回想起曾经在智慧宫沉默度过的寂寥时光时,也曾怀疑过对方是否暗含某种不明目的。
而对方看出他的顾虑,很快回答:自己很欣赏卡维的才华,希望卡维能恢复到一个较好的状态再为他进行工作。而卡维如果介意,在未正式开工之前可适当支付房租,或者就当做熟悉屋子结构。更重要的是,住在他家无人打扰,卡维可以安心、放松地进行工作。
卡维就这样被说服,以既是乙方,又是租客的身份入住艾尔海森家。
随着与艾尔海森的相处,卡维慢慢发现艾尔海森不同于他表面冷静理智的另一面,以及屋子里许多与艾尔海森单身独居身份相矛盾的细节。窗边书桌前的两人凳,客厅里不符合他职业习惯的巨大工作台,一些成对摆放却只有其中一套有明显使用痕迹的生活用品……
他当然不至于以为那些是为他准备的,因为他一眼看出那些东西在他到来之前便已存在过很长年头。他只猜艾尔海森曾与谁同居过,那人在这里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痕迹。
白日里艾尔海森要上班,卡维便待在家中看书或者画设计图。傍晚艾尔海森下班归来,两人也一般只在吃饭的时间接触,收拾完之后便回了各自的房间。一条泾渭分明的线隔在两人中间。
卡维偶尔也会遮住脸出门逛逛。须弥城里大多数人已经不再讨论关于他的任何事件,曾经的艺术无用论又因新的刹诃伐罗之光的出现而被反转。
他从旁人三言两语的零碎信息中得知,那位新的刹诃伐罗之光就是他曾资助过的学生。他既感到欣喜,也感到些许悲伤,如今的他或许真的无人在意。
卡维在艾尔海森家中住了一段时间。他对如何设计和装修这事犯了难。艾尔海森提前给了他一大笔资金,让他随意购买装修材料。从卡维的角度来说,这间房子的规划和结构很符合他的审美,用不着大改布局。他想做的无非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给这间屋子加点装饰品,再修整一些粗糙的细节,用不着这么多资金。
他和艾尔海森沟通了这点,然而对方听完并未露出或生气或开心的表情,依旧用平平淡淡的态度和语气说:随卡维就好,因为他是卡维的作品爱好者。若是资金还有剩,就全归卡维所有,事后他还会再付一大笔资金。
卡维说不过艾尔海森,没能想清楚这背后一系列的矛盾点,再次被艾尔海森“忽悠”过去。他只好继续投入到设计与装修之中。
除此之外,在那段时间,他的灵感无穷无尽,又设计出来许多新的作品。
五、以爱之名
临近卡维的工作快完成,他突然想回去看一次自己的家。
那是母亲远嫁前留给他的资产。之前他因情怯,连出门都总是绕着那块区域走,没能好好看看那栋房子变成了什么样。
如今他的工作快要完成,不方便继续住在艾尔海森家;再者他也慢慢放下了曾受的打击与伤痛,不想再逃避,想正式回归须弥城。
他又遮住面容,鼓足心情,在将近一年后第一次朝着自己家走去。与他想象的屋子周围杂草遍地,一幅凄凄惨惨的景象不同。
卡维看到自己家门前屋后干净整洁,午后的阳光照得门窗明净,全然不像许久无人打理的样子。他正疑惑。一个纤细娇小的身影出现在他身后。
一道熟悉的女声问他:“你是卡维吗?”那一瞬,卡维像被钉在原地,不敢转身。
他曾向母亲保证自己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好,每一次写信寄去枫丹也总在信中描绘他的快乐日常。但最终他却落得那么一个不体面的下场,以至于他不得不逃避这一切。他担心母亲听到那些传言对他失望,又担心母亲知晓他的境遇而为他忧心……卡维几乎想要马上逃离这个地方。
他心里的一番拉扯母亲并未察觉,母亲走到他面前,笑着问他不是被派去执行秘密工程吗?怎么提前回来了。卡维未反应过来便被母亲拉着回家,一路上母亲絮絮叨叨说了许多。她说:自己和丈夫想念卡维,因此打算回来小住一段时日,陪陪这么多年来独身一人的卡维。
没想到到了须弥才从某位自称卡维好友的男子那听说:卡维被院内委派执行秘密工程去了,要过段时间才能回来。因此她们就在家中住下,等待卡维回家。
卡维坐在自己家中时才像是有了实感,随后一系列疑问在他心里冒出,什么秘密工程、好友,他什么都不知道。而母亲也不像骗他的样子。
母亲拉着他坐下,正想与他说更多。恰好继父回来,继父一看到他就说:卡维,我听你朋友说你不是还在……?哦,是想家了提前回来一趟的吧。明天是不是还要再回去啊?
继父的话给了卡维提示,他顺着继父的话说下去,说自己从别处听说继父与母亲回来,恰好工程快要收尾,他的任务不多,便想着先回来一趟见见二老。他很高兴见到继父与母亲。
继父听了一副深信不疑的模样,母亲有些疑惑。但见父子二人一唱一和;再加上如果真有秘密工程,那也不是她能随意询问的事项,于是她按下心中的疑惑,继续沉浸在与儿子相聚的温情之中。
聊着聊着快到了饭点,母亲提出自己难得想要下厨,她准备出门买点菜,给卡维做一桌子好吃的。继父与卡维听闻,想去帮忙,却被找借口坚决拒绝。
母亲离开之后,父子二人一时沉默无言。卡维不知道怎么开始话题,而继父也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终于,继父开口对他说,他早在几个月前就收到一封来信。信里说明了卡维的遭遇,然后又说了卡维在须弥引起的风波较大,很可能传到邻国,为了不被卡维母亲知道,希望他能稍微注意一下。看完信件,继父迅速地找到自己在蒸汽鸟报的合作伙伴,让报社按下了所有关于卡维的“负面”报道。他很担忧,多次想要瞒着母亲来须弥看看情况。
然而,之后对方像是知道他的忧虑般,又继续寄信告诉他关于卡维事件的细节。
事件的起因是有人出于恶意嫉妒,威逼利诱地买通了一开始的工人和材料商们,让他们抹黑卡维。之后又买通部分须弥城的媒体人员,将舆论往完全不利于卡维的方向引导。卡维深受打击,便去了值得信赖的友人处整理心情。卡维在友人处一切安好,让他不必挂念。
卡维离开后不久,构害卡维之人和他的家人被揭发出许多罪行,其中便包括那人诬陷卡维一事。当然,那人已经在智慧之神的裁决下被驱逐须弥,这辈子都不再有回到须弥城的资格。智慧之神已经为卡维洗刷了莫须有的污名……
几个月之后,那人突然寄来一封信,说是卡维最近回到了须弥城,让他们可以来陪伴陪伴卡维,安抚一下卡维的心情。于是继父便找了个借口,引导并陪同卡维母亲回须弥看望卡维。
到了须弥不久,有人找到他们夫妇,说卡维被派去负责秘密工程。然后又支开卡维母亲,把具体情况告诉他,说是希望他能继续帮忙隐瞒住卡维母亲,若是哪天卡维突然回去,希望他能帮忙打掩护……
末了,继父走到卡维身边,关切慈爱地望着他,随后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是她的孩子,理应也是我的孩子。我为你经历了这么多波折而担忧和难过。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会相信你,并作为你的家人,关心、支持、帮助你。你不必心有负担,这是我们作为家人应该做的。我与你母亲都会为你感到无比骄傲……这番话我应当早点告诉你,这是我作为一个父亲的失职……若是你愿意接纳我这个父亲的话……
卡维沉默地听完继父的话,心中波澜起伏。在离开须弥城,准备逃避时,他确实感到过无人可依、无处可去。尽管如此,他也没想过打扰远在枫丹的继父与母亲。他曾认为自己不配得到名为亲情的亲密关怀。
如今,尽管有点迟,但他终于收到了这份来自继父与母亲的关爱。说不感动是假,他感到有些无措。
至于那位一直在暗中帮助他的人,卡维心中已然有了猜想。
父子二人沉浸在沉重的情绪之中,没有注意到窗外久久伫立的身影。
六、自由、新生
卡维母亲很久才回来。
她看着帮她提着菜进进出出的父子,不好意思地说自己买菜时,和旧友相遇,两人聊天聊忘了时候,之后又不小心买了许多种菜品,所以迟迟未归……母亲表现得太过正常,卡维与继父心里又各有想法,都对母亲的这番说辞深信不疑。
她说着要亲自下厨就把自己关进厨房。然而她太久没有亲自操劳厨务,几次咣当咣当的声响吓坏了父子二人,于是一家三人又挤在狭小的厨房,做了一桌丰盛的须弥家常饭菜。
饭后,卡维本想找借口回到艾尔海森家。
尽管他也想与母亲好好团聚,然而今天明显不是个好时机,他有许多事情要好好整理思考一番。艾尔海森说不定还会因为他暂时的不告而别感到担忧。除此之外,他也有不得不向艾尔海森询问的真相。
每一次他的借口临到嘴边,都因看到母亲脸上的笑容而消失。最后一次,他下定决心想提出离开,而母亲像是看透他的想法,真切地说:既然工程暂时不忙,希望卡维今晚能够留下,好好陪一陪她。卡维在母亲期待的目光中败下阵来,决定在家小住一晚,第二天再早早赶去艾尔海森家,向艾尔海森说明情况。
卡维躺在自己从小睡到大的熟悉的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许多信息和感情冲击着他的理智和思绪。无论是自己曾被人构害一事,还是自己被艾尔海森邀请进行室内装修一事,亦或是疑似艾尔海森帮他瞒过母亲一事……
对现在他来说,得到了继父与母亲的抚慰,他已经能够放下不少。然而一股奇异的疑惑在他心里升起——艾尔海森是如何知道他不想让母亲知晓这一切,又是如何得知继父在枫丹的地址,为何……为何要帮助他这么多?
关于近一年前那场风波,许多细节他并不清楚,之后在化城郭和艾尔海森家也无人和他提起过相关情况。直到继父告诉他,他才知道诬陷自己的幕后黑手已经被惩罚,自己的冤屈也得到洗刷……
在他的记忆里,除了他毕业那年曾在智慧宫与知论派导师艾尔海森有过一段没有交流的短暂接触和最近几个月的同住相处,其余时间他和艾尔海森是几乎完全两个世界的人。
艾尔海森为什么要帮他?又为什么会那么了解他?这份疑惑甚至要压过与继父母亲相聚的喜悦。
诚然,卡维认为自己从客观上来看曾是个优秀的人,超绝的天分,出众的外表,远扬的名气……有过不少同性或者异性向他展示过好感。但他绝不会自恋到认为艾尔海森对他有所图谋。
同住时,艾尔海森对他的态度称得上关心与尊重,然而不知是无意还是有意,艾尔海森始终与他保持着一道不容忽视的距离,像是生怕他会误会什么。他们一直是简单的甲方与乙方,房东与租客的关系。
卡维脑子里一团乱麻。直到母亲轻轻敲响他的房门。
母亲得到他的应允,借着月光走进来在他床边坐下,面容悲伤憔悴,眼中似有点点泪光。
如此神情,卡维只在幼时父亲去世时见到过。
尽管继父已经尽量瞒着母亲,但与他一样,母亲一向心思敏感,会察觉到什么再正常不过了。然而这依旧这让他不禁心痛和自责。
他本想起身,却被母亲阻止。像是在调整情绪,母亲深吸了口气,告诉卡维她已知晓大部分事实。她一边隔着轻被,如同她哄着幼时卡维入睡那般,在卡维身上轻拍,一边将自己如何发现真相告诉卡维。
事实上她早已发现不对劲之处。不知从哪时候起,卡维便不再写信寄去枫丹,而家里也总是缺少关于须弥事件的报纸。继父找了很多理由打消她的这些疑惑,几个月之后又突然提出想去须弥游玩顺便看望卡维。然而丈夫从来不擅长在她面前说谎,因此她顺着继父的话回了须弥。回到须弥城,她与旧时熟人们相遇,对方总对卡维的事情支支吾吾,不愿提及。
再之后,她终于遇到遮住面容、不愿靠近屋子的卡维。她将卡维带回家……当父子二人在交心而谈时,她其实就在窗后静静地听完父子间所有的对话。母亲说到心痛之处,抑制不住地掩面啜泣。
“我相信你们父子二人。如果你们出于什么考量,暂时不愿意告诉我一切,那我就慢慢等。我相信你们会在合适的时机将真相告诉我。但,但今天我看到你的身影时,却怎么也忍不住,想自己找到事情的真相……”
“抱歉,卡维……我似乎从来没有尽到一个母亲该尽的责任。抱歉……要是我再坚强一点,你们是不是就不用瞒着我……你就不会独自承受这么多……”
闻及此处,卡维心里一阵酸涩,他坐起身,将母亲因悲痛而颤抖的身躯环抱在怀中,一点一点轻拍着安抚她的情绪,自己也忍不住落下几滴滚烫的泪。
他已长大成人,而母亲却日渐老去。曾经那个望着可以为他遮住风雨的坚挺身影,如今抱在怀里也不过是小小的一个。他曾经不愿与她们同去枫丹,就是希望母亲能够始终幸福快乐,然而现在,母亲还在因他而伤心。
“我不怪您,妈妈。是我……我不愿意向您袒露一切。我曾自顾自把父亲去世的原因全部怪在自己身上,是我害得我们家破碎支离。我觉得我是罪无可恕的凶手,不配得到您的关怀和幸福,因此再也不敢,也不愿给您徒增烦恼……”
“不是我不信任您,是我不信任我自己……”
母亲从未怪罪过卡维,丈夫的早逝木已成舟,她再悲痛都只能接受,在那之后她只希望卡维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可最终还是因为自己的粗心,忽视了卡维真正的想法,若是她能早早察觉……母子二人就着当下的情绪,把十几年来横亘在母子间的隔阂倾诉干净。
直到母亲再也没了精力,由守在门外的继父抱回房间。
自成年之后,卡维便不曾落过泪。与母亲一番交心后,他内心二十几年来始终无法落下的重石终于被他轻轻放下。那一晚他的灵魂得到了自由,他人生重获新生。
碎碎念:
相较于原作的卡,本文的卡在少年时代要更“丧”一些,不只是人际际遇和经历,也包括性格和思维。标题“独翼的天堂鸟无法获得幸福”指的既是当时卡维孤独一人的心态,也是指这个时空的他不曾与同龄的艾尔海森相遇过。当时的他“一枝独秀”,这让本就敏感脆弱的他变得更加“易折”。
于一开始的海来说,这个卡只是“熟悉的陌生人”,因此他对卡的态度是顺其自然+客观观望。在他的思维里,特殊的只有原先世界的卡。当然了,他一直在暗中关注卡从校园走到社会,再从普通天才到家喻户晓的大名人的这个历程,变相见证了卡的成长。他早预料到“卡维”会有如此成就,也早看到有如此成就的卡维会遭遇一次巨大的磨难。
然而超过海的预料的是,这个卡所遭遇的磨难不像原作那样只是一些生活上的困境,而是近乎“身败名裂”的社会性死亡。卡一时无法承受,选择了暂时逃避。
之后被揭发的那个诬陷卡维的人自然就是教令院时期那位有权有势的同学,他们一家都不是什么好人,干过不少龌蹉之事,被揭露罪行是迟早的事。有站在卡维这边的有他们一家犯罪的证据,在海的暗中助力下,证人直接将证据打包给了智慧之神(本文无元素力神之眼设定,智慧之神的称呼只是须弥对最高领导人的赞称)。与其他罪行比起来,与卡维相关的这事儿实在不起眼,所以大多数民众并未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上面。巡林官们后来或多或少知道这些,但担心相关新闻会刺激到敏感的卡维,因此想等卡维彻底振作起来,有回去的意愿时再告知他这件事。
时间就这么来到海去到化城郭。那场风波已经反转结束许久,但卡依旧没有回须弥城,出于担心,海打算去看看情况,他找了个借口接近卡,意外地知道卡什么都不知道,于是干脆再找了个借口,变相带卡回须弥城。
标题“回到终点”和“理性之死”都是在说海。海把卡带回家,对应他与原世界的卡同居的关系,也是指他和原世界卡之间上一段情感的终结,下一段情感的开始。。理性之死则是指海在见证这个卡的成长之后已经完全认同了他,选择放下束手旁观的观望姿态。海对原卡的一部分感情投射到这个卡身上(但海拒绝搞代餐,两个卡都是完全独立的存在,因此他一直在避免这个卡会对他产生多余感情的情况),他想要帮助这个卡,如同他对原世界的卡那样。
让继父带母亲来须弥是海在和卡同住后经过一段时间观望,意识到卡心态和状态都有积极变化后冒的一个险。卡本身就是个脆弱与坚强的矛盾集合体,易碎的外观之下是坚韧且努力向上生长的核心,卡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点。海知道卡需要的一个契机。
之后继父、母亲与卡的情节不多说。因为爱而编织的善意谎言也因爱而被原谅,坦诚与真心是所有亲密感情的最佳润滑剂。
这里我想探讨的是这个成年卡与原作的不同之处。相比之下,这个卡没有那么“绝对感性”化、理想化,成年之后的他会用更成熟和理性的视角看待过去与现在的自己,他能意识到自己童年与少年时代拴在自己身上的道德枷锁,也能意识到和母亲产生情感隔阂的原因。他潜意识里渴望从那份罪恶感之中逃离,这份向往“自由”的心态又被另一份道德感狠狠束缚。继父对母亲的在意(母亲得到幸福)、对他的关心(他被原谅和认可)松动了这份束缚。与母亲的互相倾诉则是给了他突破束缚的决心与勇气,以及想要追求幸福的动力。(当然,对象不是海,起码不会是现在这个海)
这个向上生长的精神是原卡与这个卡所共有的,也是我个人认为的、卡维这个角色身上最吸引人的闪光点。只不过原卡主要向外表现这点,即先他人后己;而这个卡重点对内表现这点,渴望解脱与救赎(本人超爱的自我救赎情节)。
碎碎念(本文剖析)到此结束,后续会让海和原世界卡重逢,也会给卡一个我认为他希望、也与他相称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