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d.8008504
-
分级 少年 异性
标签 苏瓷
-
4577
207
2023-6-17 19:00
- 导读
- 给桐生的赠文,含苏瓷♀要素,全文均为桐生家的设定
1.
看到乌和白俄时,苏两眼一黑,真想当场晕过去。
虽然名义上来说,加盟国的那十几个都算是他的孩子,但除了他带的时间最长的俄,别的基本都交由社会化抚养,见面的次数并不多。老实说他是非常不会带孩子的,带俄一个都够呛,这些年也是好不容易才磨合得有点样子了,结果现在又塞给他两个!无痛当爹也不是这么个无痛法!
苏的脸黑的能滴出水,开始向约瑟夫同志推荐合适的人选:“莫斯科……”莫斯科以前带过俄一段时间,他应该很有经验。
“他说他不介意去死一死。”莫斯科带过婴儿时期的俄很长一段时间,每天过得痛不欲生,后来终于找借口把俄丢给了苏,现在要让他带乌和白俄,困难程度不亚于让他心甘情愿把自己挂在路灯上。
“……列宁格勒……”
“这位同志会吃小孩的,他已经在吃地毯了。”这是一位好同志,人细心也有耐心,其实是非常合适的人选——如果抛开他的精神状况不谈的话。长期的战争让列宁格勒精神状况非常不妙,他总是很饥饿,迄今为止已经发生过啃窗帘、咬杯子等情况,然后被频繁拉去洗胃,孩子看到能做几年的噩梦。所以乌和白俄不能由他照料。
“明斯克呢?那家伙不是一天几百个电报来问白俄的情况吗?”
“他要负责战后重建,任务也很多。”
有空发电报没空照顾小孩吗?!苏捏紧拳头:“第比利斯或者斯大林格勒……”
“……你知道的,他们也很忙。”
苏只觉得眼前发黑。说的好像他就不忙一样,他负责统筹整个国家的重建,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哪有时间再照顾两个:“……我不明白为什么国灵不结婚也会有这么多孩子。”
“你要考虑结婚吗?”
“算了,谢谢。”苏拎起乌和白俄,转身就走。
总而言之,他还是被迫接下了这个担子。
2.
伊万是苏的警卫员,在看到操劳的苏与日俱重的黑眼圈后,觉得苏的健康也是他的任务之一,终于不忍心地提了一个建议,三个孩子外表的年纪还小,不如让他们去上学。
老父亲觉得这个主意非常好,眼也不花了腿也不疼了,飞一样地去办了入学手续,把三个孩子塞入二年级小学生的队伍里。
俄的抗议很激烈,他认为留在苏这里还可以开坦克开飞机玩枪,在学校一定很无聊。于是父子二人针对上学的事爆发了一场争吵,最终以俄气鼓鼓地妥协为结局,三个孩子成为了光荣的小学生。
开学典礼上,注意到俄身边没有大人的孩子问俄:“你的家人也没有来吗?”
俄还在气头上,随口胡诌了一句:“他死了。”
旁边的孩子神情哀伤地拍拍他的肩膀:“别难过。”
几天之后,俄一脸懵地拿着发放给他的经济补贴,才知道他的家人“死了”的事被上报给了老师,老师帮他申请了经济补贴。
被苏知道的话,这好不容易缝缝补补的父子关系就要破裂了,他绝对会被抽死。
俄拿着经济补贴,心里很过意不去。他只是和苏闹矛盾,也并不是完全不懂事。战后的生活并不容易,失去父母的孩子很多很多,所以那个同学才会说“也”。冒领补贴是很严重的事,他跟着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也知道现在需要财政的地方很多,所以苏才会那么忙,所以才要让他们来上学。
俄叹了口气,请莫斯科帮忙把这笔补贴退了回去,决定听苏的话,开始上学。
这件事被莫斯科和其他下属瞒了下来。莫斯科一把辛酸泪,能怎么办,谁让这也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
此时的莫斯科还不知道,他的噩梦又要重新开始了。
俄明白苏的辛苦,也妥协了决定上学,并不代表这孩子不捣蛋。
家委会需要家长,于是莫斯科就成了那个家长。他本来是拒绝的,但是工作大多都由苏做了,他相比别人来说要多出一点空闲时间,所以这个任务就派发到了他头上。
俄是那种闹得学校天翻地覆、三天两头被叫家长的问题儿童。看着笑嘻嘻地向他打招呼说又见面了的小俄,莫斯科开始泪流满面地为自己挑选合适的路灯——还以为自己已经脱离苦海不用再带孩子了,结果迎来的却是比只会哇哇大哭的婴儿时期更可怕的、破坏力呈指数级增长的幼年俄,现在看来他还是往生极乐吧。
3.
三个孩子并不在同一个班级,也是出于他们的破坏力考虑,三个放在一起连苏都很难招架,何况是学校。
苏没有时间开家长会,所以一般是由他的下属轮流去开——至少在乌这里是这样。
于是出现了一段时间就换一个爸爸的情况。
“哦,你这次又换爸爸啦?”连同学都见怪不怪了。
“为什么不能固定一个人来?”乌气冲冲地问这一次的“新爸爸”。
“大家都很忙……同一个人并不能每次都错开时间……”新爸爸尴尬地挠头,“诶呀,你的成绩很不错嘛……”
“……为什么俄就一直是莫斯科来?”
“莫斯科的工作能空出一点点时间,他带过俄很长一段时间,俄被叫家长的次数太多了,只有莫斯科能抗住。”
乌想起莫斯科那副被掏空的表情,有点同情莫斯科。虽然自己被叫家长的次数也不少。
4.
白俄是个好孩子,很会体谅苏的辛苦,但白俄也很希望苏可以来参加家长会,每次都信誓旦旦地说这次父亲肯定会来,结果回家一看苏忙得脚不沾地,想了想,还是等他忙完再说吧,于是忘性很大的孩子就忘了有这么一回事。
有一次家长会,老师面对又一个“新爸爸”,终于忍不住了,想找找这孩子那个不负责任的亲生父亲好好谈一谈,好好教育一下。
孩子觉得很正常,老师只是想见见父亲嘛,于是在地址栏写下了“卢比扬卡”和“克里姆林宫”,留言“父亲工作的具体位置是机密,老师到时候到红场等我,我带您过去”。
甚至还在留言后画了一颗漂亮的小红星。孩子很诚实,孩子没说谎,苏平时确实在这两个地方来回转。
老师拿着那张纸,手微微颤抖。从此再也没有提过见孩子家长的事。
5.
1950,也就是苏和瓷结盟的那一年,三个孩子五年级。
白俄好不容易记性好了一次,向苏提起家长会的事,并不称职的老父亲想想没完成的工作,一个头两个大,但看到白俄期期艾艾的眼神,又拒绝不了。
“我的老师之前就说想见您,还说要来家访的。”
苏很疑惑:“那你的老师为什么没有来?”
白俄也很疑惑:“我说父亲在卢比扬卡和克里姆林宫工作,我还说带老师来的,不过老师说还是之后再见吧。”
瓷靠在苏肩膀上看书,闻言忍不住笑起来:“因为你的老师也会体谅你父亲的辛勤工作呀。”
白俄一想,觉得也是,在克里姆林宫和卢比扬卡工作的同志都很辛苦,老师肯定知道。
白俄想了想,期期艾艾地望着瓷:“那……那既然您嫁给了我的父亲,能不能……”
瓷愣住,这才想到自己确实可以算半个监护人,去开家长会也没什么不行的。
瓷跟苏对视一眼,苏假装咳嗽一声:“你去的话我很放心。”
白俄很希望瓷可以去参加他的家长会,俄却不大乐意,嘟嘟囔囔不知道在说什么。
“切,我才不想你去参加我的家长会……”少年人的心思谁懂,瓷要是去了不就摆明了瓷是他小妈吗,他可不乐意这样,他喜欢瓷,但是他不喜欢“小妈”这个身份。可恶,如果他不是小学生就好了,都怪老爹!
瓷像对待小朋友那样捏捏他的脸颊逗他:“为什么呀,你不喜欢我吗?”
俄鼓起脸颊,红着耳朵别过脸,不说话了。(莫斯科:我本来能逃过一劫的……)
瓷很乐意亲近几个孩子,于是最后以监护人的身份去分别参加了白俄和乌的家长会。
东方人,很年轻,是监护人。
白俄的老师的眼神都不对了。这位年轻的女士有二十岁吗,不对就算二十岁也生不出这么大的孩子吧?!哦,难道是继母?等等,孩子父亲少说也该三十多了,还是不对劲啊!等等,孩子父亲是那个在克里姆林宫和卢比扬卡工作的?
“请问您是……”
瓷想了想白俄的外观年龄,又想了想自己的外观年龄,开始乱编:“我是她的……姐姐?”
姐姐?东方人姐姐?!老师彻底混乱了。
回家后,白俄说起今天的家长会,就跟苏说“瓷说她是我们的姐姐”,苏满头问号,瓷心虚地移开视线,想跑。
能有什么办法,她虽然实际年龄不是这样,但外观年龄也就十七八,怎么会有白俄这么大的孩子,就算说自己是继母之类的,也很难不让人觉得孩子父亲是个变态。哦,虽然他的确有点……
瓷脚底抹油准备开溜,被苏一把揪住后衣领拎回来:“你是他们的姐姐,那我是什么?”
“呃……是老师和盟友。”瓷故意逗他。
苏脸都黑了。
“回房间等我,你需要吃一顿教训。”苏一脸严肃正经地说出了极其可怕的话。
“你这个流氓我要跟你分居——!”
6.
后来又出现了“乌有好多个爸爸和一个东方人妈妈”的传闻,传言传到苏耳朵里时愈发离谱,苏气得让手里的杯子当场殉了职。
“谁传的?为什么会有‘很多个爸爸’?”苏黑着脸质问。
契卡的情报人员无可奈何:“您不记得了吗,是您安排下属去开家长会的。”
苏愣住了。
好吧,这就是当老父亲但不称职的报应。
苏开始冷静下来,安排人去处理谣言了。
瓷在偷笑。
“笑什么?”苏额角的青筋跳了跳。
瓷摇摇头,踮起脚搂住他的脖子:“如果您想终止谣言,之后可以自己去家长会啊。毕竟您是他们的父亲。”
苏意识到自己确实缺失了身为父亲的责任,他默默叹气,摸摸瓷的脑袋:“……你说得对。”
不过谣言的事还是让他很不爽。手指抚过白净的脸颊和柔软的唇,瓷的耳朵突然红起来,很是可爱。苏心里有些发痒,立刻搂紧她的腰,低头重重吻在她柔软的唇上——他早就过了接吻还要犹犹豫豫的那段时期了。
7.
老师给了一个作文题目“我的家人”。
白俄想了想,写下了题目“我的母亲”,然后开始写正文。
“我的母亲是我父亲的学生……”
老师一看他写的第一句话,眼神都不对了。等等,上次不是说是姐姐吗?所以其实不是姐姐?!
数学题:如果小白俄现在十一岁,那么这位年轻的东方人母亲实际上应该至少多少岁,这样小白俄的父亲才不会构成炼铜罪?
老师按住自己邪恶的思想,觉得也许只是小朋友表述有误,也许那位年轻的女士只是看着年轻,毕竟东方人确实不显老:“你是说你的母亲以前是你父亲的学生?”
白俄:“她现在就是我父亲的学生。”
老师:我可以报警吗?
老师颤抖着手,继续往下看:“我的大哥也很喜欢我的母亲……”
这老师真是没法当了!
8.
六年级。
“别看了,他肯定不会来,他那么忙。”俄冷冷哼了一声,装作并不在意的样子。
“可是我们都要毕业了,父亲肯定会来的。”白俄非常期待。
“那咱们打赌,我也猜他不会来。”乌难得和俄观点一致。
俄不乐意了:“是我先说的!你别剽窃我的观点!”
乌抱臂,高傲地扬起小下巴:“那你换个说法啊,比如说这次还是莫斯科来?”
“凭什么要我换说法!”俄撸起袖子,两个人剑拔弩张,又要大吵。
白俄很无奈,他们怎么又要吵了,真是天生不对付。
白俄忽然眼睛一亮:“别吵了!别吵了!你们看谁来了!”
俄和乌停止掐架,一起看过去。
瓷正远远朝他们挥手,笑得很开心。她旁边那个高大的人虽然没什么表情,但看得出来心情还不错。
“父……父亲?”俄结结巴巴道。
“嘿,你们两个都说错啦!所以听我的,今天不许吵架了!”白俄兴冲冲地拖着两个人小跑过去,用力抱了苏和瓷一下。
苏挨个摸摸他们的脑袋:“要毕业了。”
俄嘟囔一句:“都要毕业了才来一次……”嘴上这么说,其实他真的很开心。
苏不知道怎么回答,但缺失对这三个孩子的关心也是事实。苏看着瓷揉揉几个孩子的脑袋,眉眼弯弯的样子很可爱,他觉得心情很好。说实话,以前他总认为这几个捣蛋的孩子是拖油瓶,总给他闯祸,但现在竟然意外地觉得,一家人也挺不错的。
“快走,快走,给我开家长会!”俄拉住苏的手往前拖。
乌拉住另一边:“不行,先给我开!”
苏无奈地被拖着走,瓷拉着白俄跟在后面。
像是真正的、平凡而幸福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