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d.929050
-
01
01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
二十世纪末期,改革开放四个字让广东经济一跃而起,接踵而至的是数以百万计的人口涌入。他们顺应时代的潮流南下,正当年的他们曾是时代的宠儿,转眼却被时代无情抛弃,主动或被动地向时代低头,离开故土去谋一条生路。
九八年的洪水,零三年的非典,零八年的地震,这些词落在纸面上轻飘飘的,但具体到当事人身上,是一个又一个沉重的人生。
在龙文章认识的人里,家最远的要数东北佬张迷龙。从版图的最北边一杆子支到最南边,三千多公里的路,光是绿皮火车就要坐上三天三夜。那个时候交通不够发达,每年过年来回,他都要在路上花费整整一周的时间。
龙文章和张迷龙也是最早认识的,那是一列终点站在广州的火车,始发站是松花江。龙文章是从广西上的车,车厢里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打开车窗都散不去汗臭味,几十个小时坐下来,谁也别嫌弃谁,大家都一个味道。
张迷龙要年长几岁,外出的年岁也更长,在广州有份还算稳定的工作,是在电商园里给商家打包发货,按件计费,包吃包住,一个月下来赚多少拿多少。那是龙文章第一次去广州,没有投奔的地方,索性跟着张迷龙一起去电商园碰碰运气。
来广州之前,龙文章去过很多地方,每次都呆不了多久又换到另一个地方,像无头苍蝇一般。理发店里当过学徒,裁缝铺里做过衣服,进过工厂也当过小贩。第一年出去打工,因为年龄太小三证不齐还被当做流民关在收容所里几个月,好在下半年条例就被废止,算是捡回半条命。这一路兜兜转转再也没回到过生养他的土地,安稳从来都不是他生命中的主旋律。
依稀记得,那年,龙文章二十五岁,他到广州的第三年。
沿海的南方城市,空气里总是裹挟着淡淡的咸腥气。那气味从遥远的海面拂来却深入脾脏,一同远道而来的湿气从年初漫延到年尾。盛夏时闷热难耐,到了冬季刺入骨缝的寒意终日不散。严寒是不多见的,连雪花都未曾谋面的城市,冬日短暂而仓促,深冬时呼出的热气还没来得及结成薄雾就被初春的暖阳照散。常年三十多度的天气早已模糊季节,就像路旁的树叶总在春季凋落,可转眼又抽出新芽,仿佛春天从未离去,急忙翻看日历才惊觉这四季更迭恍然若梦。
空调外机嗡嗡作响,这是城市为新一天对人们道的一声早安,也宣告着正在步入漫长的夏日。冷凝管渗出的水珠一颗颗砸在铁皮遮阳板上发出规律的嗒嗒声。一滴,两滴,晕开积攒多日的浮灰,聚成一摊污水再顺着屋檐缓慢向下爬行,路过员工宿舍的窗子顺道窥见别样世界。
不到二十平的房间塞进六个员工,墙角的空酒瓶七倒八歪堆出一座玻璃山,一次性杯里按满烧到滤嘴的烟头,半杯水泡着烟灰从黄放到黑,再也塞不进一根烟头才被丢进垃圾桶,可垃圾桶里的打包盒早就溢出来散落一地,常有蟑螂老鼠肆无忌惮地来饱餐一顿。
龙文章从呼噜声中醒来,整个园区还是一片寂静,偶尔有仓库里的货车开出去,再晚一点才会有人来上班,等拉货的车回来,才是仓库上班的时间,那时候园区才会热闹起来,这热闹会持续到半夜,有时会到凌晨。
最开始龙文章和迷龙一起在仓库干活,听说财务缺人手就主动要求去财务工作。虽说没什么文凭,好歹也是上过学的,没两天就留了下来。这只是第一步,龙文章想着在每个部门都做一遍,偷师回来自己做老板。逢人就叫老板的地方,谁不想当个真老板呢。每个部门都混了个遍,龙文章彻底摸清楚电商运营的门道。
到中午饭点,迷龙揉着眼慢悠悠晃到食堂打饭,再端着餐盘挤到龙文章身边,“你这每个办公室都干几个月了,到底看出什么门道了?”
龙文章拖过餐盘给迷龙让出位置,咽下嘴里的饭才搭理他,“看着是挺简单的,人家吃饭的本领哪那么容易往外吐啊,只有开始做才知道哪里有问题。”
“那你准备啥时候自立门户啊?”迷龙拨弄着盘子里的菜接着说:“这清汤寡水的东西不知道你天天咋咽下去的,今天菜叶明天菜心,连酱油都不舍得放,一天天喂鸡呢。”
“行了,迷大爷,凑合吃两口吧,那么想你东北的猪肉白菜炖粉条就别出来啊。能把店开起来也得有货卖才行啊,咱们人生地不熟的上哪找货源去啊?”龙文章低头看着自己盘子里一周七天能吃六天的土豆,今天土豆丝明天土豆块后天土豆片,人都快吃成土豆了。
听到进货迷龙来了精神,他是天生的生意人。“不就是货吗,这有多难的?忘了哥哥以前干啥的了?你就说想卖啥,我绝对能给你搞来最便宜的。”
“你以前干啥的?”龙文章明知故问。
“不是跟你掰扯过吗?往苏联,现在叫、叫俄罗斯,往俄罗斯倒腾点打火机啥的小玩意。那块儿八毛的东西出了国界转手就能卖十块八块的,坐不到到终点站就被抢空了,那来钱贼啦快……”
“来钱那么快,为啥不干了?”还在寻思着具体卖点什么的龙文章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迷龙说了八百遍但遍遍不重样的光辉历史,直接戳到迷大爷的痛处。
“后来啊,这不是……那什么,那个打击、那个什么走私,咱不给国家添麻烦吗,咱这是什么,觉悟知道吧,觉悟,再说了打工也能糊口不是。有吃有住,就是吃的素了点。”
迷龙说起以前当倒爷的经历能拉着人聊一下午,但一说到为什么不做了,他就开始避重就轻,大家也就当他是赔了本,被他打着哈哈遮过去。关于迷龙为什么离开东北不再当倒爷,龙文章是知道其中缘由的。有一年中秋节,他们俩和其他几个离家远的工友一起喝酒,龙文章没怎么喝,他那份全都被迷龙灌进肚子。喝到最后,迷龙抱着龙文章一边唱《松花江上》一边哭,唱累了才没头没尾地说他离开东北的原因。当年的迷龙也是年轻气盛,背后纹了条没开眼的青龙,十里八乡也是个狠角色。带着几个兄弟一起做生意跟人家起了冲突,迷龙也不爱掰扯那么多,拿砖头把人脑袋开了。那人伤得挺重,家里人连哭带闹,伤人不过赔钱死人是要枪毙的,迷龙以为那人要死了,买了当晚的车票一路南下。隔了两三年,迷龙过年偷偷回去知道那人没事,家里人交了那人医药费又赔一大笔钱才算完,之前走私赚的钱不剩几个子,迷龙索性留在南方打工。
龙文章咬着筷子嘟囔,“不然咱们也从服装开始吧,咱们在这两三年也算熟悉,换个其他的万一不好使了,我以前在裁缝铺当过几年学徒,多少懂点衣服。刚开始还能一边干,一边找人问,要是能挖一两个懂电脑的能省不少麻烦。不行……刚开始不能雇人,不然成本太高,仓库也不能租太大的,最好能短租,万一做起来才有机会换……”
“你……”迷龙听着龙文章投入地算账,感觉自己背后一阵凉意,敲了几下桌子让他回魂,“你不会真想单干吧?你有那么多本金吗?没钱你拿什么干?拿脸给人家打?你那张狗脸能值几个钱?”
这几年龙文章多少有些积蓄,创业可能不富裕但他也没打算一个人干,他准备拉着迷龙这个聪明人一起入伙,倒爷的经历怎么也比他这个一点不懂做生意的人靠谱。龙文章盯着迷龙开始傻乐,把迷龙盯得直发毛。“我是没什么钱,咱们一起干,就当你入股,赚钱了咱们分,亏了,就当我借你的,我还你就是。”
迷龙是动心的,赚惯快钱的人很难再踏踏实实拿着微薄的薪酬度日,整天都在琢磨有什么生财之道。但他并没有立刻答应,互联网对于他来说是未知的,未知就代表不确定,是机会也是风险,同样是做生意,移动支付还没普及的时代光是回款就能整死人。
龙文章是幸运的,在迷龙还在犹豫的时候,世界悄然换了模样,4G的全面普及带动着移动支付的全面普及。迷龙不懂什么科技改变生活,他只知道每天要打包的货物越来越多,加上龙文章不停游说,迷龙终于同意入伙。
第一个月,两人张罗着注册店铺,在起名字的时候却犯了难,两人写了十几个名字,要么被对方划掉要么已经注册。直到龙文章在仓库看到一个陌生的包装袋,上面印着「湘夫人」的字样,这是东家大少爷新创立的品牌 。最后两人店铺的名字叫做「湘君」。
张迷龙出资六成,龙文章出资四成,两人商量好利润按出资分成,法定代表人是迷龙但一切都要听龙文章安排,白纸黑字签名画押。至此两人的事业才算刚打开门。
第二个月,两人正式离职,在另一处园区租下第一间仓库,不到三百平的地方连上班带住,刚开始甚至略显空旷。仅有的一台小面包车也是租来的,一天只跑一趟,上午整理完前一天的退货,下午迷龙开去市场退货再拉来要发的货。仅有的一台电脑包揽店铺从上款到售前售后再到财务的所有职责。
资本是疯狂的,疯狂到一地鸡毛的程度。
店铺运营的第三个月,两个人已经忙不完所有事情。龙文章盘算着着招人要开多少工资的时候,一个光头的年轻人把一封寻人启事递到他手里。多聊了几句,龙文章知道年轻人叫董刀,走丢的是他的弟弟叫董剑,弟弟五岁那年在街上走的,哥哥一找就是十多年。母亲找遍整个四川,父亲带着董刀向东到贵州边做生意边找,董刀成年以后接着向东走这才来到广东,一路上靠着耍刀卖艺糊口。龙文章说可以想办法帮他找弟弟,问他愿不愿意留下来做司机,每天在路上跑,遇到的人多一些。于是,董刀成为第一个员工,和两个老板一起窝在仓库里,每天认真工作却总丧着脸,龙文章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丧门星,他整日背在身上的大刀被龙文章以不安全为由收在仓库里。
每日发货量破百那天,店铺有了第二个员工,五十出头的小老头,叫郝西川,以前是兽医,儿子是边防海军,跟着儿子一起来的广东。龙文章觉得老先生识字,可以帮忙对对账盘盘库将人留下来。为了老爷子,龙文章还租了宿舍,和老爷子搬进宿舍的那一天,其他三个人终于在床上睡了一个完整的觉。后来,郝西川经常按治牛的法子治龙文章,每次都能痊愈,换了其他人就越来越严重,兽医的名号就被坐实了,至于龙文章,大家只当老板命硬。
直到第六个月,店铺的生意真正有了起色,除去日常开支每月都有利润。店铺也从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发展到了十个人,每个环节都有专门的人去负责,龙文章也从繁忙的工作里脱身,与合作的老板们开始有交集。财务完全交给迷龙,在钱的事情上,他一分一厘都不会出错。
丧门星接手了迷龙之前的工作,每天开着小货车去市场,龙文章专门买了这辆货车,在车身上贴着宝贝回家的信息。更多宝贝回家的小卡片也随着店铺的商品被寄往全国各地。
兽医负责整个仓库,新来的毛头小子都有个性,偏偏都听兽医的话。看着这群娃娃,兽医说他觉得就像自己儿子在身边一样。兽医的儿子休假时,龙文章也会给郝兽医放假,让父子俩好好聚聚。休息时有儿子在身边,工作时身边还是一群年轻人,郝兽医觉得自己都要年轻几岁。
员工多了,龙文章专门请了个厨子,地道做粤菜的厨子叫马大志,最大的志向就是做饭,一门心思喜欢做饭,老婆就是他的菜刀,每天刀不离身。偶尔会去山上抓蛇做野味,脖子上挂着串蛇牙,每颗都是他亲手拔的,后来大家叫他蛇屁股。就连迷龙都会被他不知道哪里摸来的蛇吓一跳,对此迷龙对每天必有一道青菜也不敢多说半句。
一年下来,店铺不仅了回本,还小赚一笔,龙文章用自己的分成给每个人发了奖金。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生意越来越好,从每天几百件到破千,再到破万。下定决心单干那天,龙文章也不知道他的选择是否正确,做选择时他也犹豫不决,最后却又坚定不移。
这是十年前,或许还要再久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