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迁新居】全站开放中
注册 / 登录
支持我们
浏览分区作品
原创 二创
登录
注册
Wid.9736924
【寅周】夜坐图 01

作者 : 七两女儿红

分级 大众 同性(男)

原型 江南百景图 唐寅/沈周

标签 寅周 江南百景图 唐寅 沈周

状态 连载中

112 1 2020-9-15 12:19
导读
灵感来源:江苏高考作文题。“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1、标题“夜坐图”是正史沈周的名作,分章节以该作的元素命名。绘画《夜坐图》描绘的是秋夜,本篇主线在初春桃花开时。
2、文中寅周人设主要立足游戏,部分参考正史/野史。人物属于历史和游戏原作,脑补和ooc属于我。
3、我流复健爽文,文笔逻辑双双蒸发。主寅周,含部分官配,如文吴。
一        松竹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算命摊的半瞎子捻着胡须吐出这么一句六爻卦,没瞎的一只眼眯着,不动声色地觑着眼前这个簪花的男子。
        男子有些心不在焉。难得今日没有被知府拉去做活,正想着得空去琴楼看看红鸾姑娘,却被这老神棍忽悠来批命。他对这些怪力乱神之事本没什么兴趣,可那算命先生口口声声说这是日课一卦,不取一钱,倒引得他好整以暇地看起了这半瞎子的神通。那老头子揣着明白故弄玄虚,他便学着半瞎子一唱三叹的口气,体贴地问了一句:“此卦何解啊?”
        半瞎子整整衣襟清清嗓子,像琴楼里那些受了三请四邀还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清倌人,起了架子就开始摇头晃脑:“《易》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男人的注意力早已不在这位吐一口浊气就薅一把长须的老头身上,不耐烦地掏了掏耳朵,躬下身钻研起了那个算卦用的乌龟壳。不得不说,这是个好龟壳,盘得油光水滑,也不知道这算命摊能不能摆到它包浆的时候。
        半瞎子看这人显然没有听自己说话的意思,连忙伸手取回油亮亮的龟壳,把三枚铜钱笼回龟壳里。唐伯虎转而定神看着他,一双桃花眼似笑非笑,盯得半瞎子移开了目光。        叮咣,叮咣。
        半瞎子摇了两下龟壳,言简意赅道:“兆公子近日得遇贵人……”
        “呵。”唐伯虎冷哼一声,复而展开折扇遮了遮正午的日头,长叹道:“无趣,无趣呀。”说着便拎着喝了半坛的残酒飘然而去。半瞎子也不知是哪儿得罪他了,嘟囔着“臭显摆”“假进士”之类的浑话,继续闭目养神充大仙。
        谁叫这位是应天府最有名的才子狂人,唐寅伯虎唐解元,做什么稀奇怪事也不足为怪。闺中女子慕他诗才,学着他折了秦淮河畔的桃花枝簪在鬓上,市井乡人却恨他狂悖,整日里吊儿郎当不置产业。据说唐伯虎刚搬来应天府的时候带了三驾牛车的诗画,渐渐都折卖了换酒钱,也不见他有什么正经营生。住在应天府的人也有不能识文断字的,并不知道唐解元的才名,却也总能见到一个簪着桃花的男子不修边幅地提酒游街,酒坛口时时拂过衣袖,被墨渍酒污糟蹋了的素白色直裰早早散了针脚,他却不以为意。所幸应天知府年轻,爱这些风花雪月的文人情调,便由着他在没有土木公务的时候放浪形骸。久而久之,唐伯虎竟成了应天一景。人们见他晴时举着折扇遮日头,在玄武里南边的闹市区席地而坐,拦着路人就要讲故事。遇着雨天就去莫愁里,坐在秦楼楚馆狭长的游廊上滥饮狂歌,也不知被鸨母打出去几回了。
        今日的唐伯虎却没有出现在闹市区或是莫愁里。自然不会是因为什么红鸾姑娘紫凤姑娘,实是身无分文却空有酒坛待沽,算命的一句“贵人”又生生断了他的兴致。唐伯虎漫无边际地走在应天城中,半瞎子的话却一直在他心头萦绕不去。“兆公子近日得遇贵人”,他这一生遇到过这样那样的贵人,也正是这些贵人让他沦落到卖诗鬻画为生的田地。同年科考的徐经是有金银有才气的贵人,却牵连他以舞弊案永诀科场。重金聘他的宁王也是贵人,却包藏祸心,逼得他装疯卖傻才得以脱逃。如今他在这应天府的桃花树下有了小小一隅,已经足够他了却余生,至于得遇贵人,他已不愿多想。
        “唐兄!”熟悉的声音从背后追上来,唐伯虎一怔,下意识地加快了脚步。来人正是应天知府,不骑马不坐轿,整天袖着手在应天城里转悠,抓壮丁似的安排各式各样的工作。满应天府除了这位也没人叫他唐兄,早些时候也提过,但这桑知府仍然叫他作便宜堂兄,风风火火的没什么忌讳。
        “唐兄!”知府大人眼疾手快拽住了唐伯虎的半拉衣袖,气喘吁吁道:“唐兄是要去哪儿啊,也不等等我。”
        唐伯虎欠身一礼道:“知府大人。”
        “唐兄见外了。唐兄走这么急是有要紧事要办吗?”年轻的知府最是直爽,一点也看不出唐伯虎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
        “倒也没有……只是这两日写诗作画颇有凝滞,这才四处……”唐伯虎沉吟半刻,眉间似有忧虑。
        “这可如何是好……”小知府也皱起了眉头,唐伯虎见他好笑,恢复了一如往常般带笑的语气道:“无妨。知府大人可是有什么事要交给我去办?”
        知府回过神来,道:“唐兄要有新邻居了,是姑苏来的沈周先生。”他抬起袖子擦擦额角的汗,又说道:“唐兄不必担心,沈先生最是好相处,书画也在苏杭一带颇负盛名。你最近才思凝滞,我是爱莫能助了,但沈先生也许能帮上一二。”
        唐伯虎心下念着沈周二字,想来也是个才情斐然的,不然不可能在人杰辈出的苏杭之地崭露头角,便道:“谢过知府大人,沈先生我也听说过,我有一挚友正是沈先生的门生。只是大人亲来告知,可是需要我前往洗尘?”
        “不用不用,沈先生不爱热闹,早早下了帖子说明了。只是希望唐兄担待……”知府大人没把话说完,唐伯虎却已然明了。唐伯虎其人酷爱秉烛夜游,时常惊扰邻人,前阵子又有居民从唐府隔壁搬离,知府这才好意提醒。
        唐伯虎哑然,知府大人回以一笑。
        午后,唐伯虎也没什么好心情,前往驿站给身在姑苏的好友文徵明去了一封信,便打道回了府。方于庭中桃花树下读了一会儿书,他就听见了赶车的声音,想来是新邻居到了。他放下书卷,有些好奇地走了出去。
        沈周是申时三刻到的,带来的书画比唐寅当年还要多一车。车架抵达宅邸的时候马嘶不止,驾车的老仆安抚了好一阵方才静下来,怕是春寒料峭又长途行路,连马也有了脾气。
        马车上下来一个着绿袍的年轻人,眉目看得不太清楚,依稀是个清俊的小公子。只是身形稍显消瘦,举止之间有些舟车劳顿后的疲态。那公子看了看知府早早为他修整好的沈府,轻声细语地吩咐了几个仆从,而他则绕到马车后取了一些物什。两三个身强体健的仆从卸下了几个上着铜锁的大木箱,小心地抬了进去。小公子也跟在其后,抱着数卷画轴穿过中庭,往内室走去。唐伯虎见了那公子有些发怔,绿袍清洁不染,又有一抹红巾束发,抱着卷轴的样子远远看上去像是从画上走下来的抱琴美人。怔了半晌也不见那公子再出来,唐伯虎只得转身回了书斋,心叹姑苏风水养人,这个沈周看上去是有几分出身诗礼清贵人家的矜持,但也是倾心书画的,不像从前见过的舞文弄墨沽名钓誉之徒,兴许值得一交。
        唐伯虎不曾想到的是,这位被知府大人珍之重之的沈先生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要么钻进书局大门不出,要么守在沈府二门不迈,算起来搬来也有一旬了,唐伯虎竟连他是何模样都未曾见过。文徵明的回信里照旧对吴氏大书特书,于信尾才捎带着提了几句沈周,说他容貌昳丽,早年也有如潘郎般掷果盈车的轶事,但由于沈周为人喜静又家风清举,早就决定终身不事科举,只流连于书画文墨,渐渐连出门都少了。
        唐伯虎因此愁了好几日,红鸾姑娘也陪着他愁了好几日,却不知这风流才子在愁什么。红鸾自诩玲珑心窍,可这唐公子只是有些痴傻地望着窗下的桃花树,一直没怎么多说。她也没办法,只好温了绿珠酒又细细筛了斟好,奉送到他手边。
        “这可如何是好?”唐伯虎百思不得其解,有些焦虑地搔了搔鬓边。红鸾不知道是不是在问她,却也柔声接了话茬道:“公子可是为哪位姑娘忧心?”唐伯虎端起酒杯喝了大半杯,道:“不是姑……是姑娘,但与我无关。”
        “哦?”红鸾柳眉弯弯,取出鹅黄色的绣帕轻轻拂拭着盛酒的小巧梅瓶,道:“如果是姑娘家的事,公子或可与红鸾一说。红鸾也是姑娘,也许能解公子燃眉之急。”
        唐伯虎复又拿起酒杯,摇了摇头说:“并非我所急,而是我的一位好友。”半晌,也不见他喝一口,又把酒杯放回了小几上,起身背着手踱步。“他十几日前见过一位姑娘,风姿绰约,灵秀动人,眉眼却没瞧真切。”一转身,巾带一甩,“寻常人一见倾心,必会想方设法与佳人再见一面,可是美人养在深闺,如何见得呢?红鸾,”唐伯虎踱回几前,注视着红鸾,红鸾举起团扇似有羞赧地躲了躲,又听他继续说道:“我这个朋友说他上回有心窥见已经是万分不妥,总不好学那张生夜半跳粉墙,岂不更是唐突了佳人?”
        红鸾方才得知这几日他所愁为何,道:“公子急友人之所急,难怪如此。”又为唐伯虎添满了酒,推到他面前,“公子惜花,公子的朋友自然也是惜花之人,万万做不得这等荒唐事。公子……公子的那位朋友,可有给这位姑娘下过帖子,或是送过字画?”
        “没有,那位诗画一绝,如果真送了帖子,反倒相形见绌。”唐伯虎坐了下来,手指轻轻叩着细腻的梅瓶,“这法子我也想过,但思来想去还是算了。”
        红鸾舒了一口气,闲闲地摇着团扇,呵气如兰:“既无从得见,又不通书信,红鸾有一法可解君忧。”
        “如何?”唐伯虎猛然抬头,鬓边的桃花颤了颤娇嫩的花瓣。
        红鸾笑了笑,低头垂眼看向绣帕上的牡丹,道:“城南包打听说沈先生隔日去一趟书局,卯正二刻动身,彼时公子可与之一见。”
        “咳咳,我何时说那是沈先生?”
        “公子时时说的都是沈先生。”
收藏
文澜德Wland2.4.0 beta

Powered by kumame

hellowland.lofter.com

我们需要你的支持!
帮助中心
服务条款
公告栏
创作辅助工具
浏览器推荐
Keep Writing,Keep Thinking.